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点苍狂剑

上卷 第六回 藏娇斗姥阁 绝学长春洞 (一)

点苍狂剑 | 作者:担当 | 更新时间:2017-04-30 16:07:36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第六回藏娇斗姥阁绝学长春洞(一)

  话说巍宝山上清宫一番拼斗,但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南全真掌门人妙清道长倒撞在二师弟妙林真人的剑锋上气绝身亡,众弟子悲愤填膺,正待拼死而战,为师父报仇,不料身为南全真教监的妙林真人一席话,惊得众道士目瞪口呆。

  过得许久,只听得“叮当”几声金石交鸣,有几个道士丢下手中长剑,转身向妙清道长尸体跪下拜了几拜,缓缓站起,满脸伤痛悲愤之色,转头走去。

  妙林真人脸色阴沉,默默看着那几个道士的背影,眼中陡然闪出一片杀机。那几个道士刚刚走到平台边缘,只见妙林真人抬右手猛然一挥,一束银光从他宽大的袍袖中激射而出!那几个转身离去刚刚踏上下山石阶的道士哪里想得到会遭暗算?一个个尽被妙林真人发出的夺命银针刺中后颈要**,便倒地身亡。

  妙林真人双眼精光四射,在余下那十来个道士脸上扫来扫去,阴阴的道:“自今日起,贫道按教规继任南全真掌门之职。本门之门规条例,无一更改。凡背叛师门,擅自出山者,”他顿了一顿,手指刚刚倒下的那几个道士,说道,“这便是榜样!”

  刘毅手中正在把玩妙清道长的七星宝剑,一直没有作声。此时,他刚好将鞘从妙清身边拿过,“咔”的一声还剑入鞘,大模大样地悬于自己的腰间,满脸喜色,笑盈盈的说:“妙林真人何需动怒?此举上合天意,下顺人心,众道士们怎会像那几个傻瓜一样逆道而行?”他将目光向那些道士们扫了一遍,折扇轻摇,悠闲的说道,“妙清道长不幸身亡,虽因其逆意而自取其祸,却也是贵派之大不幸。妙林兄既已继作掌门之职,派中大小诸事,自然皆听你号令。这……”他手指向妙清尸体,看看妙林,眼光闪动了几下,打住了话头。

  妙林点点头,还剑入鞘,对着妙清道长的尸体稽首道:“无量天尊!师兄自撞剑锋,竟已仙去,实令小弟不胜痛惜!自古道: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飞。想我南全真一派,断不可无人司掌门之职。按照教规第十三条规定:凡本教掌门意外身亡,未及指推继任者时,则由本教教监暂司其职。一年之后,另由教中五大观道长公推一人出任掌门。师弟扪心自问,论德才道法,均难望师兄之项背。但教规有定,妙林不敢推诿。是以今日权充此职,穷全力保门派延绵光大。望师兄仙驾于凌霄殿上多多呵护!”言毕,肃容敛眉跪于地上,向妙清尸身拜了三拜。

  众道士见教监跪拜于地,纷纷跪下长拜不已。其中有几个原来亦有辞门下山之意,但刚才见妙林心狠手辣,谁也不愿以性命作儿戏,是以隐忍未动。此刻听妙林振振有词,以教规正其名,又见他跪拜之际,珠泪点点,悲悲戚戚,其心甚是至诚,遂不疑有诈,暂且打消了下山的主意。

  妙林再拜起身,以袍袖擦了擦眼下的泪痕,哑着嗓子道:“众弟子听了:着凌虚、凌云二人到文昌宫、青霞观、三皇殿、培鹤楼传我号令,叫各观自将损坏之物于三日内修整好,伤了的立即救治,不幸身亡的按教规厚葬了。第四日起全教到上青宫设场作法,送妙清道长仙驾归天。着凌霞、凌波二人前往长春洞安排刘公子、张施主等人的食宿一应杂事。余下的归凌空带领,先将揽云台收拾干净了,将妙清道长的尸身移入上清宫内,在揽云台上将祭坛设好,各种作法物尽皆准备齐全,不得有误。”

  只听他丁丁卯卯,煞有介事。言语之间,竟也有处变不惊、举重若轻的大将风度。

  巍宝山揽云台下。

  石壁如削,深达百丈。

  悬崖底西南角,山势突然凹进一缺,飞泉如珠,自崖顶洒落;卷松蟠虬,古柏拥翠;猿啼鸟鸣,轻风吟唱,绿荫丛中,斗拱星阁,错落有致,排布其间;登高俯视,那道观宫阁竟如八卦九宫图一般无二,暗藏五行变化之诀,相生相克之道。这便是南全真教宗发祥之地的长春洞。

  深夜沉沉,星朗月明,万籁俱寂。

  占长春洞中宫之位的麒麟阁内,明烛高置,光明如昼。长几上杯盘狼藉,酒香扑面。张元奎已饮至半醉,斜乜着双眼说道:“妙林老道,前日里你为何布下大阵,伤我许许……许多兄弟性命……命?只怕王……王……爷怪罪下来……”

  刘毅满面醉红,撕下一只鸡腿塞到张元奎嘴里,笑道:“元奎兄,吃啊!吃!妙林仙机,你如何省得?古人有云:掩人耳目,瞒天过海。不拼个两败俱伤,何以向天下武林交待?”

  妙林拱手笑道:“承蒙刘公子称赞,贫道何敢充当?元奎老弟,贫道这厢陪礼了!”他稽首宣称道,“无量天尊!此番厮杀,全赖刘公子智勇双全,设良谋占了先机。不过,”他略一沉吟,看看刘毅道,“妙清虽已毙命,掌门信物金八卦又已追回,但元奎手下彭明炬却叫妙峰那小子逃走了,贫道按例袭承掌门之职,武林道上原也无可厚非,只恐此间消息泄露出去……”

  刘毅道:“这倒无妨,我已派出数名好手伏于龙尾关一带,谅妙峰那厮逃不到哪里去。倒是巍宝山现下百余道众,难免有人识透机关,一有机会,必将传得天下尽知,你我声名事小。如损及王爷大计,只怕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不知妙林兄可曾想过?”

  张元奎醉眼朦胧,一旁接道:“公子何需多虑,将那帮道士一并杀死,投入深渊,一埋了之,天下谁人又能知晓?”说完抬头昂脖,又灌下一杯酒去。

  妙林道:“元奎老弟之言未免过于冒失。于此一节,贫道早已有良法,不劳刘公子挂牵。只是妙字辈道长中,尚有妙华、妙云二人云游在外,刘公子须设法将此二人除了,方是上策。”

  刘毅点头道:“这个好办。”

  妙林见张元奎不知何时已伏案而睡,鼾声大作,笑道:“时辰已晚,就请刘公子安歇吧!”说完扭头向门外大声道:“凌波,将这里收拾干净了,侍候刘公子安寝!”言毕,告辞而去。

  刘毅因多喝了几杯,浑身燥热难当,于卧榻上翻来覆去,难于入睡。一会儿,又觉口中焦渴难耐,遂起身下床取水解渴。一杯凉茶喝下,顿时舒畅了许多。转回身正待回到床上去,不料脚下一滑,身子往前便倒,直冲冲向床上扑去。若在平时,只须微微提劲,便能止住前扑之势。谁知今日贪杯,多饮了几杯陈年佳酿。这酒偏又后劲极大,刘毅只觉心跳头晕,收势不住,急忙双脚一伸,重重的按住床脚,使劲一拉,欲将双脚收拢站稳。岂料地板上竟如上了蜡油一般滑溜,双脚竟滑进床底。“啪”的一下,**墩得生疼,跌坐在地板上。他晕头晕脑的正自好笑。猛然间,听得“咋咋”几声轻响,自己所坐之处正缓缓向下陷去,顿时大吃一惊,酒意全无。他“呼”的一下腾身而起,手中已握着那柄乌黑森冷的七星宝剑,双眼精光暴射,虎视眈眈,盯着那一块三尺见方、正在下陷的地板,心中忖道:好个牛鼻子妙林老道,竟安排上如此机关暗算于我!他屏息提气,持剑闪身候在一旁,只待地洞中人影冒出,便将一剑使去!心道:管他是谁!杀了再做道理。

  等了约有半盏茶的时分,那三尺见方的洞口却无一动静。刘毅伸手从桌上抓过一只茶杯,轻轻往洞里一丢,只听“叭”的一声轻响过后,便又寂静无声。他心想:从传音时间来看,洞不太深,何不就近一看!遂打亮火头,点燃一支烛火,蹑步走到洞口探头看去。只见一丈之下便是洞底,四壁光滑如砌,洞壁一侧一片黑影,似另通它处。他一时好奇心大起,自恃武功高强,当下起身,将偏厢门窗拴好,身形一晃,提气蹤入洞中。双脚尚未着地,他心中已做好点地腾身的打算,以防中了陷阱。待得足尖触地略一施力,已知并无翻板一类机关,便放下心来,站稳身形,四下观望,见那块下陷的地板靠在离洞口三尺左右的一侧洞壁上,下方有一铁钩,正好扣在洞壁上一片带孔铁鼻之中。他伸手摇了一下,地板纹丝不动,心知必定是另有机关控制。为防不测,他拔出折扇,穿进铁鼻孔内,这一来,纵使有人按动机关,地板已被销死,洞口便不会关上了。他转过身,一手举烛,一手持剑,向洞壁一侧移去。

  那一片黑影果然是一条通道,高过头顶,洞有三尺来宽窄,平平的往前延伸而去。

  刘毅提气凝神,仗剑而行,一步一步慢起轻落,唯恐脚下踏中什么机关而收势不及。如此行得七、八丈远,地道突然宽阔许多。再走数步,迎面石壁兀然而立,已经到了尽头!刘毅顿然大惑:费尽移山之力造此一洞,却四壁空空,一无长物。若是地牢,却洁净无比;若是藏身之所,却又嫌局促。他正自沉吟,突见迎面石壁两边被烛光照亮之处,似隐有下凹的痕迹,凑近仔细看去,不禁大奇!原来下凹的痕迹竟是一副刻于石壁上的对联。上联是“万流归巨泽”,下联是“一洞锁长春”。只见笔力雄健,字体飘逸。细观之,不似刀斧雕琢所为。

  刘毅端详良久,伸出中指按在字迹凹槽之中,如稚子描红学书一般,将“锁”字写了一遍,那凹槽触手圆滑,竟与手指处处吻合,原来这十个大字竟是以手指在石壁上划槽而成。此等内功指力,试问天下何人可为?刘毅禁不住心中激荡,一些古老相传的武林秘闻,使得他心里闪电般升起无数念头。他暗忖道:以写字人的功力而论,已堪称绝世高手,无人可及,便是父亲刘百啸生前也未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之境。想来,造此一洞,又书此一联,必大有深意。心念及此,他举烛凑近石壁,上下左右细细观看了一遍,只见石壁与四周浑然一体,唯正中似有一线刻痕,细如发丝,犹如用极锐利之斧尖或剑锋自上而下轻轻划过一样。他心中一喜,伸手向石壁推去,石壁纹丝不动。他心道:此定是门也,必另有机关才能开启。遂在石壁两边细细查找起来。找来找去,见石壁右侧与地道交接之处有一个铜钱大小浅浅的圆坑。除此之外,别无奇异之处。他略一思忖,将七星剑往腰间一插,伸出右手,用姆指向那圆坑使劲一按,只觉手指微微下陷了一点。突然间,只听“咋咋”声起,那石壁竟从中间分开,缓缓向两边退去。他一闪身缩回右手,拔出腰悬七星剑,凝神蓄势以待,那石壁却停在半途不动了。他伸手又一按,“咋咋”声又响起,石壁又向两边退去,直到其间已退至三尺半宽的口子时,“咔”的一声响过,便停住不动了。

  刘毅缩回手,紧握剑柄,慢慢向开口处挪去。

  洞内寂静无声。刘毅手中烛光照处,但见石门内竟是一宽敞的厅堂。他壮胆提气,站立于石厅中央,举目四望,虽只手中烛光一支,但却比刚才在通道中明亮了许多。原来,石厅四周全是由洁白晶莹、光滑如镜的汉白玉天然形成,烛光投照,互为反射辉映,自然明亮异常。

  刘毅目光所及,见石厅一端有一若书案的巨石,其面甚是平整,上面放着两具铜制烛台,已被点过的两支巨炬赫然在目。他移步就案,点燃了那两支巨炬,大厅里顿时明亮如旷野一般。那巨炬烛头之上冒出一缕如同水气的白烟,袅袅而上,升到三尺高下,便徐徐散尽,全无踪影。刘毅心中一动,想起幼时诵读唐宋杂书,不知哪本书曾有记载云:“鲁人张三,西出燕门,取天山腊制烛,其焰灿然,至为经久,皇上索为贡品也,民间不得见。因内蕴冰气,故焰顶白烟为丝,实为冰气所化,于人可清心理气,开窍醒脑,贵之极也……”刘毅大感诧异,不敢相信这石厅竟会是近千年的古迹!他心中颤栗不已,手上仍举着烛火,呆呆的站立了好一阵。良久,他转身看去,见石厅之中,除去这张石案,两支巨炬和厅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床形巨石外,便无他物。地面甚是光滑平坦,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却另有一种神秘的氛围与力量,使得每一个踏进石厅之人,都会感到自己仿佛很早以前便是从这个洁白、宁静、安全的地方动身,走进浑沌,走进山林,走向变幻万千,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善恶难辩的风尘之中……

  刘毅将手中烛火放于石案之上,手指不经意的碰了案面一下,阵阵剌骨的冰冷电般的袭来,直如将手腕置于冰水之中!他不觉大惊,飞快缩手,手指刚一脱离石面,冰冷之感顿失,手上好端端的一如常态。他急忙低头细看,不知这案面有何古怪?却见那案面之上竟密密麻麻刻满了蝇头小字。“武功秘籍”!刘毅止不住欣喜若狂。他强压翻腾的心绪,俯下身细细辨认起来。石案面上写道:“神宗元丰二年,峨嵋论剑,余求败不能,深叹孤寂,大有英雄失路,凉风索索之感!遂隐踪封剑,结庐于此,任狐兔突奔,誓言永不重涉尘事。然武学乃余毕生之好也,几欲弃之而至今未果,盖因吾身非吾有,天地之委形也!天赋之才,终还于天,幸也!命也!故孑然一生,仍穷研此道,无有终日,乐之极矣!”

  刘毅一口气读到此处,禁不住心跳耳热,激动万分!想不到一醉之下,竟撞进了先辈高人精研武学的秘**之中!“余求败不能”,仅此一言,足见其人武功之高绝无匹!“穷研此道,无有终日”,高岭立峰,当有旷古绝后之技要!刘毅急忙调息凝神,细读下去。但以下的文字,似与武学全无相干。下面写的是:“老子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鸣呼,斯言也,武学之至上要理,神功之无敌心诀!想余十岁习武,逾经七十余载,皆昏昏然不明此理,几如盲人之摸象,竹管之窥豹也!老子又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损有余以奉不足。呜呼,此等神人之论,老夫耄耋之年方知其精妙,悲乎,悲乎……”

  刘毅越读越糊涂,思之良久,仍是大惑不解。他干脆折回头,从“老子有云”处再读一遍。突然“啪”的一声轻响,灯花爆开,抬头一看,才知从偏厢房中带来的腊烛已快要燃尽,只剩了寸许。他一凝神,暗想:天将明矣。看来,此间道士无一人知有此洞,我且返回,待明日夜里再来探究,免得泄了天机。他又飞快的将“老子有云”一段看了一遍,熟记在心,遂吹灭两只巨炬,走出石门外,再按凹坑,关闭了石门,返回偏厢房,关好机关,和衣上床,心中反复琢磨那段“武学之至上要理,神功之无敌心诀”,翻来覆去,直到天明。
点苍狂剑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diancangkuangjian/,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