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兵锋无形

第三章国共合作 第三十章 阿尔山不是山

兵锋无形 | 作者:沈清平 | 更新时间:2019-03-08 22:51:48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热的圣泉”之意,原本并不专指哪个地方,更不是指哪座山。

  吴毅是穿越客,知道白城子到葛根庙朝西北方向,被小鬼子命名为“庙温线”的未建成铁路末端,那所谓的“温泉之地”就是后世的阿尔山市。

  所以毫不客气地改回阿尔山,并派出以小驼子张奇威为大队长的武装建设工程大队,选择那些有温泉的地方,赶工修筑战俘营式的营地。

  不过,不是用以关押被俘小鬼子,他们只有在吆喝声中拼命干活的份!

  这些营地,准备用以接收苏联囚犯。

  苏联肃反运动起于1934年,最为炽烈的是1937年初~1938年。

  早在联系上共产国际联络员巴浦洛夫神父之初,吴毅就开始拨拉小算盘。

  只是自己都是个朝不保夕的穷光蛋,也不敢太过分。

  仅仅透过巴浦洛夫同志,转达一下意愿,得到苏方派遣的少量人员。

  这些人员不算苏联肃反运动重点对象,只是些“出身不好、政治立场不坚定”被配者。

  心知这些人要是撞上浪尖期,可就不止是这般境况。

  干脆将他们的家小都给要过来,说是改为中国的俄罗斯族,便于为中国抗战斗争、**事业出力。

  巴浦洛夫神父虽不是鼎鼎大名的巴浦洛夫将军,但活动能力却不差。

  真把这事给办成了不说,还顺带着又带来一批。

  大约苏方觉得,这些人丢给亟需援助的中国同志有用的话,不妨就多给点吧!

  第二次承德之役,用以打击小鬼子的“冰雹”,就有这些人员的一份功劳。

  出于保密需要,冰雹也好,那些有点多管火箭炮雏形的利器也罢,没有张狂地用到北满战场上。

  而是留在热南缠斗日伪,吸引大量敌兵力,为北满全面奇袭创造条件。

  都是铤而走险,小鬼子输惨了。

  其实际把控的伪满洲国遭受重创,重兵龟缩在剩下的地盘上,只敢大量驱使强征来的民夫昼夜修筑防御工事。

  部署到沪宁杭地带的兵力,算起来不少。

  失去秘密武器,对上近百万国民政府军却没有胜算,也只能是心有不甘地暂时作罢。

  迫使日伪咬牙切齿临时收手,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要绞尽脑汁保卫胜利果实,而不是在鬼子的报复下、苏方难以援助后化为泡影。

  就那么百来号俄罗斯族技术人员,摊到兴隆、鹰手营子等地,与宫敬华同志的工兵团一起抓紧建设都不够,不至于空运到齐齐哈尔等地,与苏军派遣人员撞车。

  看看博古等同志加强到位,抗联李杜总司令就任,各部空前团结奋。

  于是建议,东北抗日联军正规军整编为五个军、两个航空师、三个骑兵师、一个教导总队,并报党中央核准。

  第一军原防区不变,第二、三、四军与骑一师针对鬼子防线部署。

  第五军、骑二师、骑三师集中岭西,接受苏方军事人员指导,进行短期训练。

  高志航、刘粹刚的两个航空师,分别部署在大兴安岭东西两边,不定期更换值班任务。

  收拢一团,升格为教导旅,由杨二同志任总队长(旅级),关新亭同志任政委,转属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

  辖步兵、工兵、装甲兵、炮兵、通讯兵五个大队,特设一个狙击中队。

  随抗联总司令部驻齐齐哈尔,担起初级军事院校重任。

  不仅要轮训东北抗日联军各军战斗骨干,还要为数量众多的游击队、县区大队、守备队培养干部。

  原一团人员经过连番战斗,已大部分调换。

  带到北满来的不是特勤旅各团骨干部分,就是经过教导团集训的学生兵。

  一部分直接加强抗联各军,一部分留作抗联教导总队教练员。

  秦邦宪、李杜等同志深知如此安排的重要意义,当然是举双手赞成。

  致电中央时,不忘对吴旅长大公无私的革命主义精神大加褒扬。

  “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吴楞子哟!”

  党中央接到电报,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一次特别扩大会议。

  **将电报扬了扬,让与会者自行传看。

  挤了上百人的狭小会议室,随着电文传阅响起阵阵窃议、争论。

  **、周副主席等人听着,眉宇间闪现怒意。

  特勤旅与抗联在东北浴血奋战,打出极为有利的抗战局面。

  然而,南京国民政府方面、中国知识界的部分人却以为,正是这样“不顾全大局”地妄动干戈,引起小鬼子在沪宁杭开战的意图。

  试图直接指责不成之后,转而对延安方面大施压力。

  不仅以停八路军军费相要挟,而且动大小报纸连篇累牍地声讨某部“匪性不改”、不尊政令军令,罔顾国府争取国际斡旋苦心,妄自尊大破坏和平。

  甚至矛头直指特勤旅、抗联接受苏方援助一事。

  认为“此乃前门打狼,后门迎虎之举。貌似抗日救国,实则卖国行径。人神共愤,千夫所指。呜呼哀哉,悬崖勒马……”

  若只是国民党以及那些猪头三“文化人”不懂装懂,逼迫党中央作出解释也就罢了。

  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张国焘、康生等人联名致电,诘问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朱(德),要将中国**事业往哪儿引。

  因为他们已从苏方得知些消息,认为苏维埃联盟共和国要清除、抛弃的敌人,特勤旅居然要求用以援助,简直是奇耻大辱、荒诞至极、绝不可接受的事。

  电波来往还不够,居然由康生等人组团借助苏联飞机,经外蒙飞抵延安咄咄逼人地施压。

  几番争论无效,才拂袖决绝而去。

  党内外磕碰引起的波澜,却在延安此起彼伏。

  “都看过了?”

  **深深地吸一口烟,轻轻呼着烟气,似有些随意地问。

  “那就再看看这份电文吧!

  “这是这吴毅,我们的愣子同志来的抗辩!”

  周副主席适时地拿出另一张电文,示意与会同志传看。

  电文简短,似乎有些莫名其妙:明月枝头叫,黄犬宿花蕊,阿尔山不是山。

  不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懂,但了然者不在少数。

  无知无耻无能、不要脸至极的废物“文化人”们,或许还会输不起地继续哼唧、钻牛角尖:哼,你以为你是帝王啊?

  但清楚“不读哪家书,布置哪家理”的马绍良类真正文化人,还是不少的。

  对民族、国家有用的是哪一类,泾渭分明!
兵锋无形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bingfengwuxing/,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