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兵锋无形

第三章国共合作 第二十九章 友谊也讲实力

兵锋无形 | 作者:沈清平 | 更新时间:2019-03-08 22:51:44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成功夺回满洲里,控制通往苏方掌控区的铁路。

  对面满载武器的军列,便一趟紧接着一趟地开过来。

  短短几天时间,12o辆T-26B、45辆T-28坦克,2oo台履带拖拉机,2oo辆卡车,15o挺12.7高射机枪,8o门2o口径机关炮运载到位。

  相配套的部件、油料、弹药连同轻武器,还在源源不断运来。

  与之前的飞机一样,这些都是无偿援助。

  吴毅策划、特勤旅挑头、抗联各部担纲主力,对小鬼子来上这么一出。

  不仅如约毁掉鬼子阴毒的细菌大本营,而且有效地夺取北满控制权。

  斯大林难免幽默,但不至于低劣到咱们那些狗屁“文化人”那样,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

  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中国抗日武装有效控制这片广袤区域,对苏方缓解日军威胁的巨大战略价值。

  数千公里防线无需再面对日军威胁与这些武器价值比,可谓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说之前提出特勤旅必须有保证金能力,是一种规避风险的不信任举措,仅仅抱着至少解决细菌武器有点希望的心态。

  现在则是急于加大援助,意在切实有效保障特勤旅、抗联各部,牢牢掌控这一区域。

  不见兔子不撒鹰,人之常情。

  面对唾手可得的战略利益,苏方可谓反应神。

  这些轻重武器、物资,部分源自其远东军区库存,部分干脆从部队现役列装中抽调。

  负责接收、接待工作的,是东北抗日民主政府军政委员会主任秦邦宪、副主任乌兰夫同志,还有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将军。

  秦邦宪同志由党中央派往热南主持东北局,根据地局限于热南之时,肩负起热河省工作。

  现在北满抗联根据地与热南隔中央军、晋绥军防区联接,又急需与苏方打交道,当然是立即赶到满洲里真正挑起重担。

  乌兰夫同志,是党中央派到晋绥军傅作义部的慰问团成员,主要目的却是护送李杜将军正式履任。

  李杜将军早已由周恩来同志提议,党中央认可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只是由于国民政府、小鬼子多方阻挠,千方百计却未能回到关外就任而已。

  1936年7月,受党组织委托,辗转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送达苏联。

  而他怀着返回东北领导抗战的心愿,多方寻求依旧未能成行。

  要是“历史”没有意外,只能黯然回国,继续在上海等地为抗战奔走呼吁。

  预先知道这些,吴毅当然不至于不加以改动。

  先是通过冀东党组织,秘密将李杜将军留在天津的夫人、子侄、卫士,转移到特勤旅控制区安顿,避免了国民党特务的绑架、伤害。

  然后密电中央,要求在李杜将军回国经过西安时,加以安排。

  趁西安事变、趁傅作义将军部取得大捷之机,**派出的百余人慰问团抵达红格尔。

  出于民族大义、出于抗战决心,傅作义将军不仅热情接待慰问团,睁只眼闭只眼地让陈光等同志“脱团”加强热南。

  还默许云继先同志率部以护送为名,脱离晋绥军,随慰问团、顺子骑兵团一起北上呼伦贝尔大草原,进行抗日斗争。

  这个春天,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再次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

  依照斯大林指示,苏方派出的军事顾问、教练、联络人员,只能在呼伦贝尔草原一带活动,严禁过兴安岭一线。

  武器装备在中国同志熟练掌握之前,也不得开赴作战前沿。

  以免日本人抓住把柄,导致日苏双方交恶,同时避免这一大批装备为日军俘获。

  这就意味着,特勤旅与抗联各部只能在大兴安岭以西接受培训,而后自己驾驭、使用。

  一开始,苏方人员傲慢、同情,却又带着真诚地表示担忧。

  他们觉得,中国同志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先进武器。

  与日军的作战,很可能在岭东平原迟滞性抗击之后,依托山区进行拖延阻击。

  最后决战,将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展开。

  所以通过翻译,或直接对话,急切地询问挑选的学员在哪。

  秦邦宪同志却微微一笑,习惯地扶扶镜框,然后挥手示意早已列队一旁的驾驶员、炮手。

  吴毅早在第一次承德之役,就考虑到人才储备问题。

  利用缴获的坦克、车辆,以日伪被俘人员为教官,大批培训驾驶员、炮手。

  尽管有车型、火炮类型差异问题,但就像会开汽车的人,能够快掌握履带拖拉机驾驶技巧一样。

  特勤旅的人才储备,令苏方交接人员大为放心。

  经过一通汇报请示与批复,允许将军列换成我方司乘人员,直接开往与日寇对垒的前线。

  是否能够进行实战,有待熟悉、磨合。

  但面对坦克、战机的威慑,小鬼子惊惶地加强防御,不敢轻举妄动却是事实。

  少了苏方人员的参合,部分卡车、履带拖拉机的改装工作,也得以放心地进行。

  齐齐哈尔、白城子等铁路沿线重要城镇,日伪残敌已经肃清。

  由热南紧急空运过来的技术人员,加上各处收拢、俘虏的部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工。

  将一门门机关炮、高射机枪,安装到按图纸焊接了加护钢板的汽车、履带拖拉机上。

  时代所致,日伪的汽修厂之类设备,某些方面还赶不上后世私营小作坊。

  这样制作出来的防空、地面火力支援“装甲车”,质量与美观程度可想而知。

  饶是如此,随车押运的李杜将军,在齐齐哈尔见到如此利器,不由得喜上眉梢,对亲自巡视把关的吴毅赞不绝口。

  “呵呵,李总司令,您还真别忙着夸俺。

  “好在小鬼子其实挺穷,大点儿的战车没几辆,就些小个头、加钢板的汽车!

  “要是咱们现在就对上德军、苏军,这样的家当拿出去就是找打啊!

  “您跟老秦先扛住小鬼子,俺想办法再从斯大林同志手里倒腾点好东西来。

  “友谊也是得讲实力的,不是看在咱们能替他们挡鬼子的份上。

  “就是这点儿东西,恐怕也不会白给!”

  吴毅却咧嘴一笑,压低嗓门有点“白眼狼”的态度悄悄说。

  “呵!吴旅长,你放心吧!

  “各处打鬼子的防线俺们自己守着,不会让苏联同志随便到处走……”

  李杜将军不愧是张大帅手下曾经专司“防俄”的镇守使,会意一笑将问题说到点子上。
兵锋无形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bingfengwuxing/,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