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千年帝国的兴亡

哭泣,巴巴罗萨的哀嚎之卷 第三十三章 改变与未变的历史(2)

千年帝国的兴亡 | 作者:终结与新的开始 | 更新时间:2019-03-12 11:15:37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从基辅匆匆赶回的朱可夫在听完铁木辛哥和瓦杜丁的情况介绍后,认为明斯克地区已无法挽回。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下个目标肯定是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斯摩棱斯克,甚至就是莫斯科。

  3人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依照目前局势苏军首先应当在斯摩棱斯克建立防线。由斯摩棱斯克至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以此来疲惫德军,为苏军争取组建新部队与调动远东部队的时间。随后在适当时机展开反击。而莫斯科中央军区立刻用民兵师组建集团军,负责保卫莫斯科。同时对苏联西方战线指挥体系进行改组,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和布琼尼分别出任西北,西方和西南三个方面军的总司令,负责企图阻挡德军。但德军的行动速度比苏军更快。

  一完成明斯克包围网,德军指挥部也和苏军一样对指挥体系进行改组。将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与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合并为第4装甲集团军,由原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元帅任司令。原第4集团军则改为第2集团军,由魏克斯上将任司令。

  不可否认,即便是在人才辈出的德国国防军指挥部中,克鲁克也是位极具才干,声明显赫的人物。在波兰,法国战役中都立下过汗马功劳。霍特在法国战役中就是由他指挥。

  由于战功卓著,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成为德军中最大,最精良的部队。但克鲁格出身步兵,对装甲部队不是很了解。他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装甲部队在斯摩棱斯克再设一个大包围圈。

  但古德里安和霍特却一致认为,在占领斯摩棱斯克后下一个目标一定是莫斯科。那么鉴于苏军西方方面军主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德军一锅端。现在要做的应当是趁苏军后续部队战斗力低下,装甲部队一口气冲到莫斯科。而不是在斯摩棱斯克与苏军周旋。

  更糟糕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原本是想通过成立第4装甲集团军来统一指挥手下的所有装甲部队,却没想到克鲁格与手下将军之间有如此分歧。但他却没有下达规定指挥隶属关系的命令书。双方在军事会议上谁也不服谁,外加古德里安那种想到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性格,军事会议往往最终变得和菜市场一样,双方为了各自目标争得眼红脖子粗。

  在整件事中,任海济表现得更像个旁观者。即没有赞同任何人,也没有对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只要一参加军事会议,这个家伙便立刻双手抱胸,低着头开始打瞌睡。

  从军衔上来说以任海济中将军衔本来是没资格参加这种军事会议的。不过从职务上来说,他指挥的“德意志第一独立混合装甲军”与原第2、第3装甲集群在地位上是相同。他的职务权力也与古德里安、霍特两人相同。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德国副元首”这个头衔,即便是战功显赫的克鲁克也不能无视他的存在。

  在任海济眼中克鲁格的确优秀,的确颇具才能。而且敢于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在代替博克成为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后,1943年克鲁格不顾希特勒反对,命令部队突围并取得成功。不但缩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泞开始前,中央集团军群便已位于构筑良好的阵线上。

  不过也就这样了。任海济可不指望所有步兵出身的德军指挥官都能像古德里安那样熟知装甲兵的用法。当然克鲁格也没错,他想在斯摩棱斯克再来一场合围战的想法与“巴巴罗萨计划”那优先消灭苏军有生力量,防止苏军退入更广阔领土的主旨相符。

  至于古德里安与霍特的想法也不能算错。只是他们太过相信自己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又太小看苏军的抵抗力了。这两个装甲指挥官直冲莫斯科的想法将装甲部队的战斗方式发挥到了极限。但是先不论占领莫斯科是否有意义以及能否顺利占领莫斯科。光是由斯摩棱斯克至莫斯科这条路上驻防的无数苏军部队,只要用拖延战术,就足够磨死突前的德军装甲部队了。当蚂蚁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它们足以咬死一头大象。

  所以在军事会议上,任海济又开始装傻了。这个家伙不是双手抱胸装出一副在听取各方意见的样子来睡觉,就是直接趴在会议桌或沙盘边正大光明的睡觉。更过分的是只要会议时间一长,如果是坐着他的头就开始一点一点,让人还以为他在为某个观点表示赞同。如果是趴在会议桌或沙盘边,他的口水就留得满桌都是。

  熟悉任海济性格的古德里安对此早有见怪不怪了。这个装甲兵天才完全无视了副元首的举动,在会议上自顾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古德里安视而不见,并不代表克鲁格与霍特会对此视而不见。这两人最初还提醒一下,任海济也是晃着毫无焦距的双眼表示自己失礼了。可是没多久这家伙又闭上眼睡着了。屡次提醒无效后,克鲁格和霍特也不管了。副元首在会议上想怎样就怎样吧。于是每次军事会议就变成了无聊的争执,争执完后所有人该干啥,干啥去。

  古德里安和霍特实际成了无人驾驭的野马,任意驰骋。加上在一旁一副唯恐天下不乱表情的任海济手下那支装甲军,德军6个装甲军像6个铁指,在320公里的战线上一线拉开,向东齐头并进。

  古德里安由于担心他的南翼,还在不断向南扩张。当面苏军一触即溃,古德里安与任海济在第一时间渡过别列津纳河,又在莫吉廖夫南北两侧渡过第聂伯河。将苏军7个师包围在莫吉廖夫地区,接着好不停顿,径直向东,杀向斯摩棱斯克东南方的叶尔尼亚。

  北面的霍特也是一路向东疾奔。与古德里安一起渡过列津纳河后,霍特开始向东北方前进。将挡在面前的苏军部队切成三段后杀奔维特布斯克,占领维特布斯克后,霍特从后方杀向斯摩棱斯克。弯曲切断了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之间的联系。

  6月16日,斯摩棱斯克在霍特的突然袭击下陷落。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再次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网。当然这个包围网还有一个大约50公里宽的缺口。可即便如此,这个尚未合拢的口袋中依然装下了30多万苏军。

  德军装甲部队虽然又把苏联西方方面军冲乱,但苏军的抵抗力明显加强。先行出发的第23集团军在完成补给后成了阻挡德军前进的第一防波堤。虽然这个集团军中最精锐的第32机械化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任海济打成了步兵军,军中苏军靠着双脚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内向东逃窜。但剩余部队依然顽强抵抗,即任海济之后,古德里安的第47装甲军也遭遇了苏军t34/76的攻击。虽然未能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但熟悉坦克的古德里安一眼便看出了这种坦克的巨大威力。在古德里安眼中t34对德军的威胁远高于北方集团军群汇报的kv1/85重型坦克。

  冲破第一道防线后第4集团军的下个威胁便是由莫斯科中央军区赶来的苏军第22集团军。与仓促上阵的第23集团军不同,苏联第22集团军可以说是准备完善。但因为留给朱可夫的时间实在太少,见德军在短时间内便轻易冲破明斯克至斯摩棱斯克上的防线,朱可夫当即下令第22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东面防御,为保卫莫斯科争取时间。

  第22集团军内大多数部队都配有数量不低的火炮,但缺乏履带式牵引车。他们无法建立起能彼此支援的反坦克阵地。而德军坦克便从这些没有反坦克炮阵地的缺口杀入,将苏军各阵地分割包围。一旦被德军分割,苏军就纷纷溃散,逃入密林之中。

  古德里安、霍特外加任海济这三个中央集团军群中的疯子,指挥着他们的装甲部队如入无人之境。只有在他们南北两侧的外围苏军还在努力牵制德军攻势。他们不管这些外围苏军,不管身后还未合上缺口的包围网,甚至不管克鲁格的命令向东猛攻。大有一口气拿下莫斯科的劲头。

  别的事博克可以不管,但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上的缺口博克不能不管。见手下三个装甲部队指挥官都像疯子一样向东猛冲,也不管身后的步兵与补给能否及时跟上,也不管南北两侧的苏军在努力为自己被包围的战友吸引火力,甚至不管身后包围网上的缺口。博克再也看不下去了。

  副元首疯狂,古德里安持才傲物,现在连霍特都有被带坏的倾向。这让博克非常不满,他强令古德里安停止东进,封闭包围网。古德里安无可奈何,只得在东面转入防御,抵挡苏军解围部队不断的进攻,回头把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上的缺口堵上。

  任海济的“德意志第一独立混合装甲军”没有回头,他将“瓦露基利”一把扔到最前线。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指示,只以完成防御为前提,任由他们自行决定该采取何种行动。于是与两侧古德里安的部队、身边的第35装甲师不同。这支党卫军装甲师在战线上来回驰骋,四处袭击面前的苏军。

  “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充分发挥了任海济深深烙印在他们身上的作战风格。柿子转找软的掐。遇上小股苏军便一拥而上,四面合围,一顿乱揍。对方援军一赶来,顿时化为小股部队,分散向着自军防线后撤。这种毫无章法,打了就跑的极端无耻战术让进攻的苏军大感不适,却又无可奈何。一旦面前的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又立刻抱成一团在友军支援下让进攻的苏军深刻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火炮覆盖射击,什么叫空军地毯式轰炸。

  任海济在刻意锻炼“瓦露基利”小伙子们的自主判断力。之前的波兰与法国战役,敌军溃败的太快,战斗力相差太远根本无法锻炼这些小伙子们。一旦进入42年,这种放任部队自行战斗的行为德军根本玩不起。所以只能趁现在努力锻炼这些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小伙子们。现在看来,虽然在选择行军路线上还存在些许问题,让部队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外,这些小伙子们的表现还算不错。

  斯摩棱斯克包围网的缺口是堵上,但德军兵力过少的问题再次暴露。无论是对苏军还是对德军而言,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与明斯克包围网完全相同。德军又织起了一张大网,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一股脑包围,但网眼太大。而被包围的苏军则扔掉了无油、无弹药的坦克和火炮。他们化整为零,变成一只只小鱼,从网眼中偷偷溜出了包围网。

  苏军的防御又崩溃了,而紧随装甲部队的德军步兵唯一的任务就是行军。经常一天要走上近50公里。在夏季炎热的阳光和令人窒息的漫天尘土中不停前行,努力追赶前方的装机部队。他们虽然走得人困马乏,浑身大汗淋漓。但胜利的消息实在太多,受到胜利激励的德军官兵们忘记了疲劳。

  1941年6月15日,斯摩棱斯克地区战斗结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完全掌握了“奥尔沙陆桥”。在所有人眼中只需要2个月,最多2个月便能结束在苏联的战斗。

  于所有欢呼的人群不同,任海济的双眉越锁越紧……

  ;

  第三十三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2)

  第三十三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2,到网址
千年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qianniandiguodexingwang/,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