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尽解谜 计中有计 (五)
恩怨情仇心 | 作者:月夜轻书 | 更新时间:2017-08-21 11:44:33
推荐阅读:
第二十九章
尽解谜计中有计
(五)
李滋怒道:“无耻,jiān险!”
上清道:“说到jiān险,贫道与你相比,可谓远远不及。当初我跟本就未怀疑过你,这与你的细心伪装大有关联。”
郑四海道:“他怎样伪装的?”
上清道:“我将郑夫人之死公布时,特意观察在场众人,并持续追踪查看。真凶若非有着相当定力,绝难逃过我的眼睛。但李滋却未表现出任何异样。”
郑四海道:“因此你忽略了他?”
上清道:“当他得知我要继续调查下去,他便开始筹备今rì之举。他指使李清抢走天青的巨蝮草,便是为了对我们下毒。他怕形迹败露,只在等待时rì,将我等团灭。今rì大伙齐聚一堂,正是他下手的好时机。”
上清笑了笑,说道:“他更jiān诈的之举,你们均想象不到。在李清劫取巨蝮草的那一rì,他在郊外驾车跟踪天青,并指导李清行进和逃离的线路。在他归来之时,遇见了天阳。他为求避嫌,故作惊恐状。”
郑四海道:“为何要故作惊恐,那岂非更是惹人疑惑?”
上清道:“这就是他jiān诈之处。他做出这般假象,就是要让我相信他定力不佳,更说明他在闻及郑夫人之死实情后,一切镇定之举乃真实表现。因此,我当时才排除他的嫌疑。”
郑四海道:“原来如此。”
上清道:“不仅如此,他之前还派人整rì监视我们的西厢房,只要我等外出,他便不与李清私下联络,以避嫌疑。因此,我才坚持离开镖局,在外居住,目的便是为了避开他的耳目。而李滋更可恶之处在于,他诬陷孙达与瞿正明,就算事发,也要拿他们当替罪羊。”
孙达对李滋喝道:“怪不得,徐家六口被害那rì,你让我和正明去长流村金明寺,烧香拜佛保佑郑夫人在天之灵。原来你说的良辰吉rì,便是我俩的灾难之rì。”
上清对孙达说道:“他的探子,定然闻及范总捕与我们的对话,知道紫仙洞人出现在长流村,因此让你们去往彼处,借此扰乱我等视听。”
瞿正明站出一步,对李滋说道:“李老伯,我可错信你了。”
李滋怒道:“有什么错信!你二人也居心不良,五十步笑百步!”
孙达怒道:“我们有何居心?你倒是说说看。”
李滋道:“你孙达,为何四十过半尚未娶妻?你暗中爱慕郑夫人,这可是你亲口对我说过的!总镖头带你如此,你对得起他么?”
孙达道:“我从未有过不轨之举,你少在此处血口喷人!”
李滋道:“我血口喷人?你还藏有郑夫人当年缝制的荷包!我可没诬赖你吧?”
孙达支支吾吾道:“一个荷包能说明什么,那一年我受了伤,郑夫人拿这荷包给我装金疮药,这有何不妥?”
李滋道:“你为何不拿它来装药,却私自珍藏?”
孙达道:“李滋,你……”
瞿正明站出说道:“孙叔叔与师母清清白白,你可别信口雌黄!”
李滋冷笑道:“瞿正明,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爱慕郑瑶,一直想娶她为妻。你敢与我儿争抢,我自然饶不了你。”
瞿正明道:“你胡说!”
李滋道:“你与郑瑶关系密切,离间她与我儿的感情。到最后,郑瑶总爱与你言谈,却渐渐疏远我儿。你可承认。”
郑瑶忙站出一步,说道:“不,二师兄待我很好,他从未说过大师兄的坏话。我与大师兄疏远,那是因为他太过鲁莽,动不动就发脾气,我可受不了!”
李滋怒道:“你与我儿指腹为婚,你怎能送定情信物给瞿正明?”
郑瑶摇头道:“我哪有?”
李滋道:“瞿正明要求你送个荷包给他,就像郑夫人送给孙达的那个。”
郑瑶道:“二师兄说孙叔叔有这么一个荷包装药,他也想有一个,我就缝制好了给他,那有何过错?”她向楚仁义看去,低声说道:“那可不是定情信物。”
李滋道:“但瞿正明已把它当成信物,和孙达一样,将那荷包珍藏起来。”
上清对李滋说道:“怪不得他俩那几rì总是拿出荷包轻抚,原来只为悼念逝亡者、追忆昔rì情。他二人当你是至交好友,定然与你倾诉,而你得知此等疑点,更知我在查探,因此嫁祸给他俩?孙达前rì邀秦持去酒楼闲聊,自然也是你促使的了!”
李滋道:“你现在说什么都行!”
上清道:“前rì,跟踪天生之人自然也非瞿正明,而是李清。”
瞿正明对李滋说道:“怪不得前rì你说李润病了,让我去采购食量。原来是要加重我的嫌疑。”
孙达道:“李滋知晓我与秦持交好,便让我去找他叙旧。我相信秦持并非真凶,因此便去了。谁知这竟是他的计谋。”
上清道:“李滋怕我破坏他的计谋,因此总找借口将我等赶出镖局。那一晚,天生和周满被他逮住把柄,其趁机便大做文章。出镖局后,周满也因此而亡。”
李滋道:“那一rì是孙达的两件珍宝是他自己嫁祸给你,与我无关!”
孙达怒道:“你放屁!”
上清摆手道:“那件事怪不得你们。那是我为了摆脱你的监视,又不引起你的怀疑,从而自行嫁祸。周满之死,与我也有一定关联。”
李滋怒道:“原来你也同样jiān险!”
上清道:“其实,我打锁定你的那一刻起,便拟定谋略,诱你中计。我从未怀疑过孙达与瞿正明,他俩是响当当的好汉,绝不会做出祸害亲朋之举。我之所以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对此二人的疑惑,便是为了误导于你,令你松懈。”
李滋道:“你在我面前竟伪装得天衣无缝。”
上清道:“要骗过你,此事真相连我几位最亲近的徒儿以及郑老弟也未告知,张中汇更不知缘由。所有细节,均在我的安排下,一一进行。正因为所有人都把假象当成真相,才未引起你的怀疑。”
李滋道:“我输了,我自认为jīng细绝顶,却不及你狡诈。最终被你诱骗出了证据。”
上清笑道:“说到聪慧诡变、运筹帷幄,贫道远不及济世帮的白中天帮主。他若来此,一rì便可将你归案!”
李滋道:“事已如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上清问道:“还有一事,我想请教。十年前,是谁给了你那巨蝮草?是个青年人士,自称师父是天下第一名医?”
李滋道:“你都已知晓,还问什么!”
上清道:“此青年以害人为乐。我总要将他捉拿,才能消除隐患。”
郑四海拍了拍上清肩膀,说道:“放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长聪颖至极,又坚持正义,疑案终将真相大白。”
众人均在沉默中,不知是在悼念郑夫人,还是不敢相信,这十余载,身旁竟藏着李滋这般凶狠狡诈之徒。
至此,郑夫人一案,已然水落石出。
范逐世拿起枷锁,上前将李滋锁了起来。
李滋大喊道:“所有罪行均为我所犯,我儿虽受我指使,参与细枝末节。但他不晓主因,不足为罪。我胞弟李润,更不知前因后果。你们莫要冤枉他俩。”
范逐世向郑四海看去,郑四海点了点头,说道:“李清从小便拜我为师,他绝不存害我之心。一人做事一人当,李滋已然认罪,莫要牵连他人了!”
李清上前一步,跪倒在地,抱着郑四海的大腿,哭道:“求师父放过我爹,我愿为他受刑!”
郑四海喝道:“这是死罪!”
李清道:“我爹年事已高,他经受不起啊!”
郑四海道:“一个人,就该为他所犯罪行负责,他若非今rì仍要加害我等,或许便不会暴露自己。”
李清道:“他本不yù杀害你等众人,他只是怕昔rì案情被揭破。”
郑四海道:“一个人犯错,若能及时悔改,尚且有救。但若其仍旧执迷不悟,那便无可挽回了!”
李滋这时再也忍受不住,低声抽泣起来。他见李清跪在地上,忙走上前抱着儿子的头,哭道:“你娘早死,就咱爷俩相依为命,爹不愿你在镖局中经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因此犯下种种罪过。答应爹,你今后要好好活着,只要你过得好,爹泉下有知,也定然欣慰。”
上清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李滋,你聪明一世,却看不透其中至理。人与人之间,如若关爱之极,那便希望对方身心康泰、欢乐无边。你这般爱护李清,他又怎会不念亲情?他适才愿为你受刑,那便是将你看得重过他xìng命。你此番伏法,他又怎会过得快活?你一时愚昧,以为会给儿子带来幸福,殊不知,此举正是将他带入无尽深渊。每当他念及父亲为己而亡,心中孽障便会大增,他这一生,终将郁郁。”
李滋抱着儿子,父子俩哭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良久,范逐世拉起枷锁,将李滋牵走。
李清向郑四海望去,眼神中充满了恳求之sè。
郑四海不忍,只得扭转颈项,不与徒儿对视。正因如此,他才没看到李清双眼当中的哀求,渐渐地转变成了怨恨。
在郑四海的安排之下,众人纷纷归去。
午餐由上清一一检验,除汤中有毒,其余无异。
为平复李清的心情,众人并未聚餐,而是各自在家中将午餐分食。
因证据确凿。当rì,贺云镜便将李滋重判斩立决,次rì午时执行。
第二rì,在郑四海的阻拦下,李清并未成功劫取法场。
得知李滋已然伏法,镖局中人均沉默寡言。每个人都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怎样思考此等案件。李滋与大伙共存十余载,总有些情感夹杂其中,但他偏偏要毒杀众人。
多年的情感与身旁之恶魔共存,令人一时之间不能接受。大伙需要一些时rì来定神与平复。
时间总会冲淡一切,众人会继续相信真情的存在。
时间当真能冲淡一切?当然!只不过,有一样除外!
——仇恨。谁的仇恨?
将所有案件破解,上清、楚仁义、天阳等人总算将肩头重任卸去。
楚仁义与天阳武艺较下山时,均有大幅增长。上清认为,趁热打铁,事半功倍。因此,要求他二人回到青城山,继续修炼。
郑四海强留青城派众人多住数rì,此乃待客之道,此外更为了女儿的幸福。
上清与郑四海,这几rì便把儿女的终身大事商量妥善。二人拟定明年此时,由上清带领楚仁义来到苏州,为他与郑瑶举办婚事。
趁这数rì,仁义便和郑瑶在一起聊个痛快,二人知晓此去经年,别离甚久,便更加珍惜每一刻时光。
郑四海找到一个好女婿,更有了一个好亲家,直笑得他合不拢嘴。
天阳这几rì心中郁郁,不知所谓何事。他有时yù待外出,到了门口,却又驻足不前,心中似乎藏有矛盾,不知如何化解。上清看在眼里,明白天阳内心的秘密,知晓他因昨rì前去张府兴师问罪,不知如何向张楚心解释。
上清为徒儿担心,但此事只可自行解忧,他也无法可想。
如今内贼已除,镖局众人皆尽放松。郑四海的几个小弟子,rìrì拉着师父,纠缠他讲述月前赶往杭州所经历的大事。
半月前,郑四海在杭州身受重伤。自从济世帮归来之后,他一面需静养疗伤,一面要关注上清查案的进展,没功夫陪弟子闲聊。
如今他被弟子纠缠,再没借口推脱,只得在上清、楚仁义等青城派人众齐聚一堂时,趁着热闹,将往返济世帮之见闻,再现一番。
众弟子喜爱闹腾,听说师父要讲故事,纷纷在院落中就坐,侧耳聆听。
上清、楚仁义、郑瑶、郑四海等人,便将那惊心动魄的故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