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 第两百六十六章 邸报
大唐刺客 | 作者:勿折柳 | 更新时间:2016-10-06 05:03:05
推荐阅读:
这一年深秋,长安,乱了!百里府继江南谢晓月事件后,又一次火了!
所有人都在谈论,百里府开的曙光书院的事情,一时间,曙光书院成了热门话题。
没错,就是那个当初开启的曙光书院。
本来这书院早就建成了,可惜赶上时间不对,百里云正好远征江南。等他回来后,又抑郁了好久,就连原本答应开启的诗会都耽搁了。要不是有着虞世南在帮衬着,那帮子清流文人早就闹起来了!
不过现在倒也不算晚,这时节,正好刚收完地,大家正是无聊的时候,也算是平添了一个茶余说话的谈资。
按理说,其实书院这等事情,和普通人是沾不上边的。可是谁叫百里云非同常人呢!他当初夸下海口,说办理曙光书院,只需花一定的钱,证明才学就可以进内学习,优先供应百里府做工的子弟。
可是他却算漏了一点,那就是因为曾经做过人口买卖的大管家刘三的存在,百里府内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有孩子的家庭。也就是说,原本的福利很多人根本享受不到。
所以不得已,在征得虞世南的意见后,曙光书院决定对于寒门子弟放开一定的限制,只要是有最基础的识文断字的能力,更够跟得上常规进度,就允许破例收入书院。
这本来只是一件很正常的决策,但是,现在,有了些变化。
那就是,百里云突然以此为借口,宣布,提前将印刷术和造纸术应用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求学子弟,正式开办长安曙光邸报。
虞世南这位老大人做事靠谱,第一时间上报李世民。李二陛下很是赞赏,对于邸报称赞有加,特批允许开办。
至此,大唐第一份非官方流通性邸报出现了!
从第一版开始,正式映入了上流社会精英分子的眼中。
最初的一版,作为试水,百里云只是叫虞世南把关,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典故和名人代表诗作进行发表。
反响很好!
这年头,纸最是金贵无比,书就更别说了,谁家要是有着上万本书册,那不用说,最次也是个小勋贵之家,没有一定的家资根本置办不出来。
所以说,便宜,又有很广泛流通性的邸报一出来,寒门子弟全都拍案叫好。总算是有一个可以相对轻松学习知识的方式了,几个人凑一凑,八文钱一份的曙光邸报还是买的起的,这可比去富贵人家低眉顺眼的抄书强多了。
三天一版,这期间内,百里云不断地往里面开始慢慢地添加新的板块进行试水,从诗词歌赋,到全国实事,再到比较专业的政务策论一点点的加深。
直到三天前,百里云正式发表曙光邸报的副刊,《长安往事》。里面加入了大量的长安动态,包括民生,名人事迹,以及一些花边新闻。
买了邸报的说书人,便将这长安往事的内容作为替代,进行朗诵,以收取听书者的酬劳。
开始还好,毕竟这年头,读书识字的人太少,大家根本不明白这邸报算是个什么东西,总觉得似乎还没有那些神秘的传说故事好听。
不过慢慢的就有闲人听出了其中的门道,发现这长安往事里的很多内容都很贴近生活,都是大家生活里每天发生的零零碎碎的小事,有生活常识,有官方最新政策,还有名门贵人府里的花边消息,听的长了,也觉得很有意思。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闲的蛋疼的人,几个大嘴巴一宣扬,听书,或者说花钱听邸报的人就渐渐的多了起来,上到各级军官,闲来无事的勋贵子弟,下到三教九流,贩夫走卒。
半个月的工夫,长安往事就以极为火爆的速度在长安群众的八卦中普及开来,你要是没听过几段邸报,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话,因为大家都在讨论昨天新版邸报的内容,不知道根本就插不上嘴。
甚至于,邸报的总负责人虞世南有一天忽然无奈的发现发现,副版的长安往事竟然发行量比正版的曙光邸报还要多。
毕竟,这世上,有学问的人还是少数的,没多少人关心什么策论诗词,更多的人关心的还是眼下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些生活琐事。
比如,据最新消息显示,长安米价未来一个月内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再比如,长安城西的赵大官人才刚三十岁竟然就不行了,以至于妻子红杏出墙给他戴了绿帽子。还有长安最近新开了一大批的全新店铺,里面卖的东西又好又便宜,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和长安人民的快乐幸福不同,太原王家在长安的主事却快急疯了!
原本他还想说去看看那些新开的店铺都卖些什么好东西,是哪家出的,是不是能够让王家也掺上一笔,从中获取利润,说不准生意好了,家主还会给他提拔提拔呢!
于是便叫手下人去查探,谁知道,这一查,却差点没把他吓傻了!
原来,那些新开的店铺,竟然无一例外,全都是开在了王家在长安的店铺对面,而且非常对称,他们的店铺卖些什么,对面的店铺就卖什么。可是无论是样式,新鲜度,还是实用度,对面的店铺的货物都比他们自家卖的强上十倍有余,甚至更便宜,完爆他们两条街去!
以至于质朴的长安民众在对比发现之后,就非常机智的选择了新店铺的货物。不过几天的功夫,店面就全都面临着生意惨淡的危机,长此以往下去,怕是要出大事情了!
本来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事情,王家一向是不怕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之以拳脚,一套组合拳下来,还没有谁敢硬扛着向王家叫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