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大唐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七十一章 石之轩

大唐 | 作者:荆柯守 | 更新时间:2017-05-04 01:51:12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二月二十二日商秀珣带来的一千战马和银子已经交二万两白银折价金砖一一支付商秀珣在一处书斋中正襟危坐捧书细读而让得随同而来的总管商震和三执事陶叔盛处理交割的其它事情。

  读了几页她放下书卷出了书房来到了庭院之中此时她居住在总管府隔着一个花园就是政事堂了但是这个花园就是重重护卫割裂的另一方天地。

  侯门深似海何况称王称帝者。

  商秀珣不由暗恨自己自己怎么就跟着来呢在沿途十日之中张宣凝谈笑风声妙语如珠甚是让她倾倒但是一到了会稽城重重甲士威仪不测顿时把二人之间的界线分得了清楚。

  短短数十米距离就是尺尺天涯。

  张宣凝书房之中几个重要的臣属都已经在了。

  虽然等一月一日正式登基为王但是张宣凝的亲卫已经提前改称“御卫”目前编制是二千五百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人人虎背熊腰高挺悍。

  御卫指挥大将仍旧是张忠义下面还是六宿以后编制会扩大到一万左右但是御卫人选不但要勇猛更有忠诚可靠所以现在才这点。

  书房之中一排窗子之下外面是雨雪飘飞的园林。各放置一排椅子以一条长茶几隔着这其实是未来的会议桌的模样但是也只有这里执行因为与礼不合待臣太恭。

  头上当然坐着的是张宣凝张宣凝此时一身四爪金角白龙的王服。眼神明亮而平静正捧起茶盅呷茶整个人散着非凡王者魁力。

  在这个时代君权虽经秦汉而盛但是臣子还没有太卑一般来说太过悬殊的当然要站着说话但是核心臣子在皇帝面前都是要“坐而论道”。连宰相也必须站着说话这是从宋朝才开始的。

  这时有资格坐着说话地先当然是李播其次是虞绰、魏征、李百药、鲁妙子四人这现在是朝廷的核心所在。

  各人都得了一份文件知道大体朝廷结构。

  张宣凝深知每个时代都有其具体背景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可以快进一步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在中央实行“内阁七部制”

  决策权最后掌握在王上(皇帝)手中内阁成员分二种一种是执政平章事一种是参政平章事二者虽有品级差异都是内阁成员宰相。

  宰相拥有议政权行政权分给七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内阁拥有“议票”之权换句话说一切政事汇集到了内阁诸宰相联合六部尚书一一对各种文书奏章给予意见。最后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皇帝审批。

  这样的话其实王上(皇帝)勤政可一一阅读批示不勤政就靠内阁就可以运转了这其实是宰相大权的扩大在场的人都清楚的很。

  在制度上就已经规定关系到天下的政事。正常途径就是内阁议票皇帝朱批这才是正式的旨意不经过内阁就布地旨意多半是私事恩旨或者无关重要的事情称为中旨。

  否则的话内阁就可以驳回。也就是说不先经过内阁讨论的中旨只是皇帝个人意见。随意性大容易出错内阁可以封还中旨。

  当然王上(皇帝)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三封之后还要下达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是这样一来对皇帝的舆论压力就很大了。

  再说“七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商七部这七部并不属于内阁管辖而是直属于王上(皇帝)内阁无权任免但是政事上却是半统帅地位。

  别觉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了事实上驳回皇帝圣旨的事情自秦、汉、隋唐、宋、明都是制度直到清朝皇帝才真正独断乾坤朱元璋地例子是罕例而这种制度也有利整个国家的运转秩序。

  内阁中执政平章事为正二品参政平章事为正三品各部尚书为正三品。

  在地方上先建郡县二级郡太守正五品县令正七品上下。

  “诸卿没有意见吧?”

  “臣等无异意。”在场的人都说着。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此制执行李播加执政平章事虞绰、魏征、李百药、鲁妙子你等四人加参政平章事只是这时人数太少你等先兼着各部职事。”张宣凝神态雍容的放下茶盅淡然的说着:“先生为吏部尚书虞绰为礼部尚书魏征为刑部尚书李百药为户部尚书鲁妙子为工部尚书兵部和商部先不设尚书我当以刘子翊为兵部侍郎而商部待

  “臣等无异意。”在场的人都没有意见。

  张宣凝神采过人的目光转过诸人的面上点头说着:“如此大体上中央也可运转了以后自然慢慢补充各郡也要设太守你等推荐名单上来先生这就拜托于你了。”

  李播恭敬说着:“臣等领命。”

  其实他以前一直独揽政事现在虽然名分规定他仍旧是第一相但是实际上权利已经被分割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再这样下去很明显会导致君臣之间的冲突了无论怎么样小心翼翼也无可避免。

  现在样一来倒反而是好事而权力地平稳建立和巩固也使新生政权过了最关键的第一关这也是因为在场的人都是官员或者世家都知道进退如果是农民起义就这第一步不起清洗和内斗才怪。

  张宣凝出笑声说着:“好孤非常高兴。先生登基称王典礼筹备的怎么样了?”

  “王上已经筹备完毕一月一日必可登基只是这月来附近小股军队纷纷来投。分为数百支人数竟然达到了十八万之多还请王上示下怎么样处置。”

  声势大盛后出现如河入海的投靠潮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年杜伏威盛时就曾经有过记得历史上。林士宏本来在明年就称帝也同样有十几万人投靠不过相比于李阀一战取长安关中数十郡数百县一起投靠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管怎么样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处置不当又成为了大祸事张宣凝说着:“这些人等。虽是贼军但是能够转战其中多有核心熟知乡里不可小看你下去清点。先进行第一批挑选。”

  “选其十五岁以上四十以下之人为兵数再按照兵数授予各领官职按照我制各级官职有其亲兵数额命这等人可自行挑选心腹而充之其它兵员。全部统一分拆整编训练之后再给予组军。”

  一下子全部打散了是不可能地事情会来投靠的人寒心但是完全不这样又不行会导致良次不齐失了战斗力而且也使军中一开始就过于私军化因此折中地方法是唯一的道路。如果再不肯也就宁可敌对不肯收编了。

  强如瓦岗军。盛时百万一败就是土崩瓦解这其实也是因为无法统一整编的缘故。

  “以后战斗必受降敌败军强者可收编弱者全部解甲归田由于敌对故因此可以为县役三年南方总体上开垦不多正好屯田以为计开垦出的良田也可赏赐给有功之臣。”张宣凝沉吟片响才说着:“尽量在登基前就初步清点完毕孤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封群臣他们也可在其中以不失他们之望!”

  “臣等遵旨。”

  “还有何事?”

  “王上确定国号如何年号如何?”虽然早有定论但是还是必须重新肯定一下张宣凝的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宣凝再喝上一杯香茗虽然有点冷了但是这种场合不适宜臣子进入等了一会他才欣然说着:“唐是国号年号就叫武德吧!只是还有一事我当引见一人给诸卿。”

  说着他拍手说着:“传我旨意召房玄龄来。”

  没有多少时间一个近四十岁的中年书生进来此人气定神闲一身白衣进来之后向张宣凝行礼又微微一笑向各位大臣行礼说不出的从容洒脱顿时使各位闪过赞叹欣赏的神色。

  “玄龄是房族之人齐州临人。十八岁时就在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城尉昨天前来一场谈话使我敬佩不已有些话甚至打动于我玄龄你今天就在各位面前再说一次。”房玄龄这人他当然重视之极早早出了邀请不过他是有家族地虽然说大家族许多子弟分仕几家也没有关系比如当年诸葛家三子分别侍魏、吴、蜀但是总要担当一些风险。

  直到最近张宣凝连占六郡又传出他是杨素孙子得了杨公宝藏地消息而瓦岗军大兴南北切断天下必乱因此他才经过长期考虑决断而来。

  只是他来的已经有点晚了不可能直接授予高官因此才先引见各臣日后徐徐提拔。

  虽然区区一个城尉算得了什么区区一个房玄龄谁也没有听说过但是清河房氏却是天下汉族世家虽然现在汉族世家无权无兵比起胡人世家来说已经不堪一击没有真正实力可言但是在知识界舆论界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他能够前来别的不说就说这份影响也值得注意了。

  “如今天下之战

  切在势不在战谁能得势就可得天下。”

  “势者天地人天时豪强各分之地者关中胜出而人时唐王如得天下必重之慎之!”

  “自五胡以来华夏衣冠轻贱之世家沦陷隋虽礼春秋但也是重胡现在唐王要起。必占此局才可得胜。”

  “还请唐王恕我之罪唐王之父为杨玄感其祖父杨素魏国公曾祖杨敷字文衍;高祖杨暄字宣和位谏议大夫。杨暄之父杨钧司空公。追封临贞县伯谥曰“恭”杨暄之祖父杨恩河间太守。杨暄之高祖杨晖洛州刺史恒农公。”

  “王上这支自杨震—杨奉—杨敷—杨众—杨品—杨(杨炳、杨骏、杨、杨济)—杨—杨结—(杨佑、杨恩)—杨钧—杨暄(杨暄、杨穆、杨俭、杨宽)—杨敷—杨素(杨素、杨约、杨慎、杨岳)—杨积善(杨玄感、杨玄挺、杨积善)再至王上都是华夏贵裔之后。断无疑问此是世家也!”

  “如今胡人肆虐神州二百年窃居中国十数载以我华夏贵裔为贱民民厌之天恶之今日王上崛起奋二世之烈实是应天受命。如此还不认祖归宗更等何时?还请王上圣裁!”房玄龄说完拜倒在地。

  其实昨天说的还要多还要仔细关键就是三点

  第一。王上你娶宋阀之女为皇后外戚如此势大以后怎么办?如不引来己家家族来抗衡之只怕王上基业付之东流说不定就要落到宋家手中。

  第二王上在南方南方思望汉人崛起已久特别是隋室大举杀戮清洗南方世族更是心坏怨恨再加上祖父的威望。王上你只要认祖归宗立刻就会获得附近郡县响应不战而得十几郡这样南方就大局已定了!

  第三有此威望无论世家还是官员抵触情绪就比较少加盟情绪就很多王上你现在人才缺乏的困难。一下子就可解决掉。

  本来张宣凝不肯改姓说什么同姓不继天下。都是借口关键是因为纪念前世但是到了这个世界上四年了他也差不多解了这个心结因此这样利弊一说他顿时心动知道这一改姓在这个恰到好处的时间点上甚至比得上五个杨公宝藏地威力。

  心中已经认可因此才引见说来。

  诸臣之中李播、虞绰、魏征、李百药、鲁妙子等人都是大喜特别是杨素旧臣鲁妙子更是笑着说:“本应如此玄龄不说我也要说得。”

  “既然如此一月一日先拜祖宗改姓认祖再祭天登基!”张宣凝啊不现在是杨宣凝了大喜说着:“玄龄卿可为商部侍郎。”

  大事已定诸臣退出之后又有虚行之前来禀告一事。

  听到这个消息杨宣凝一惊。

  “王上放心我等皆已备得千弩又有甲士此人哪怕再强也难以威胁王上。”虚行之见此说着。

  “恩召罗士信来我们再去见此人。”杨宣凝想了想还是如此说着。

  “臣遵旨。”

  出了房间外面雪花飘飘阶梯上一片晶光。

  既然要称王总管府当然要改造虽然只是局部不大动但是也有大幅度地变化沿着池旁碎石铺筑地园中小道慢慢行走远处一片白雪。

  没有多少时间罗士信身穿重甲率领数十高手随从见驾再加上这时南方各个道家家族已经得了好处各派子弟前来护卫在宫廷行走高手慢慢充实防御虽然说还显的有点虚弱但是也有强大的防御力量了。

  等护卫已到众人才穿过小径来到了一处院子眼前豁然开朗台殿亭阁与四周的环境融浑为一。

  登上台阶就有护卫前来迎接直入其中就见得一人正立在亭中饮茶。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但是此人凭栏俯视下方流过的渠水身穿儒服外披锦袍身形高挺笔直潇洒好看两鬓带点花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气质。

  转过来的目光寒如冰雪似是不含任何人类的感情握住了酒杯地手晶莹通透像蕴含着无穷地魔力。

  杨宣凝心中冒起寒意但是并没有受到影响带着甲兵和高手脚步不停的走上亭子徐徐的说着:“石之轩你终于来了。”

  石之轩的目光凝视亭子下长流不休的渠水深深叹息一声语气平静的说着:“唐王知我多处隐秘特地派人多次邀请我怎敢不来。”
大唐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datang/,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