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热游文学网 > 兵锋无形

第二卷长城内外 第六十五章 不一样的学生团

兵锋无形 | 作者:沈清平 | 更新时间:2019-03-08 17:17:49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推荐阅读:
  一木清直少佐冒着风雪,站到一处高台上。

  试图透过重重雪幕,看清兴隆镇外围凶悍地堵截他“大日本皇军”的,到底是中国哪支精锐部队。

  原以为,率领二千余人的一木支队,开进兴隆山区便如摧枯拉朽。

  不仅可以解兴隆镇之危,还可以以此为清剿基地,四处“讨伐”躲进深山的“抗匪”。

  未曾想到,从马兰峪打到兴隆镇,如同闯鬼门关。

  付出三百余死伤,才算击溃阻击的“抗匪”,抵达目的地解除赤木警备队之危。

  跟困守兴隆的警赤木少佐会面,居然被要求带着队伍、侨民、重要“友好人士”,立即突围到天津去。

  若不是看在同为少佐的份上,一木清直当场就喝令他破腹自杀,以死向天皇谢罪了。

  通过电台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联系,剥夺了赤木少佐的指挥权。

  警备队五百余“皇军”,八百余“满洲国”兵,三百余名“自卫团”,还有百余武装男侨民,都成了一木支队成员。

  再加上后续跟进的两个辎重中队三百余人,一木清直觉得自己兵多粮足,有恃无恐。

  不仅不满足于驻屯军司令部命令的那样,加强兴隆镇外围工事,固守收拢散乱的第六、第八师团攻击部队。

  而且想着出击接应,顺便多掳些中国百姓,既当苦力又充作人盾。

  毕竟兴隆镇让“抗匪”这么一折腾,只剩下些各处逃来的“友好人士”。

  将千余“友好人士”集中,赶到各处防守要点连夜挖掘工事。

  天亮时分,派出四个日伪混合的临时编制中队,试探着向不同方向攻击搜索。

  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哪个方向都有“抗匪”,五百多人撒出去,居然只逃回不到二百人,还大部分带伤!

  仔细讯问这些逃回来的残兵败将,希望得出点有用信息。

  竟然都说人影子没瞧见,走着、走着听到几声爆炸声死伤不少。

  活着的奋力冲锋还击,又是轮番挨炸,就成这样了。

  一木清直这小鬼子,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不错,却十分狡诈。

  没有迁怒于这些惊弓之鸟般的残兵,而是另选了百来个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让他们五人一组,带上轻机枪、掷弹筒,披上白床单。

  选择雪花疏疏落落飘起时机,由熟悉地形的“友好人士”带路,分作二十多组快出动。

  拉开一定距离,不走大小通道,专拣那些可能被“抗匪”用来藏身的地方摸去。

  顺着他们的足迹,各有一个日伪混编小队,远远地坠着。

  如此这般,一个组遭袭,就会有多个组接应,还能得到后续小队支援。

  可是,这次更惨!

  几个小组相互打着手势,谨慎地搜索前进。

  一个鬼子小心地扒开雪地上矗立着的秃树干、荆棘,突然引起一声爆炸。

  他自己飞上半空,边上的鬼子汉奸跟着也遭殃。

  其余鬼子、汉奸赶忙四散戒备,却引起连环爆炸。

  除了与小树、荆棘相连的触碰雷,更多踩踏雷在等着他们!

  之所以选承德方向为算计目标,就是此时的日伪大肆修筑公路、铁路,掠夺性开掘矿产,有的是亟需的炸药、钢铁。

  鬼子能用来修公路、铁路,能用来掠夺矿产资源,能用来屠杀中**民。

  特勤旅也能用来制造各式各样的土火箭、地雷,要鬼子的小命!

  教导团除了武器配备整齐,门类齐全的地雷一样充足。

  没有打算冲锋陷阵,也不被允许追击敌人,所以环兴隆镇鬼子防线全以各类地雷填充。

  冰天雪地之中,不怕伤了自己人,更不怕会留下后患。

  春暖花开时,把地面上残留的处理掉就成了!

  鬼子搜索组撞响地雷,除了几个伤兵惨嚎打滚,其他的都趴在红白显眼的原位不动。

  后边跟进的小队立即展开,成战斗队形快围拢过来,行进间猛烈开火。

  智能扫雷器般,使得稀疏敷设的各式地雷,几乎被他们扫除干净。

  那些闯过雷区的,以为可以放胆冲锋了。

  殊不知,这些地雷的作用,更像是警戒警报。

  坚守在冰雪深坑下的学生兵们听到雷响,早就个个精神抖擞,或伸出枪口,或掀开炮衣。

  日伪在冰雪上踉跄地冲击着,却立即遭到轻重机枪、步枪的密集回应。

  随后是长着眼睛似的迫击炮炮弹,一颗接着一颗砸落。

  显然,射击诸元是早就标定好,只等他们冲锋到位。

  鬼子二鬼子知道上当了,当然是立即掉头逃离。

  连那些在雪地上惨叫的伤员都没来得及拖上,活着的就争先恐后地原路溃退了。

  一木清直亲自带着大队赶来,刀劈了几个逃得快的,气势汹汹地炮火还击。

  步兵紧跟着炮火延伸,向“抗匪”枪炮射击方向,勇猛地叫喊着冲去。

  然而,朦胧混沌的地平线间,突然爆闪起一道道火墙。

  刚刚还颇有章法地冲锋的日伪步兵,登时七零八落、死伤狼藉,惊恐万状地溃退。

  还没等一木清直吆喝督战队准备执法,一顿机关炮炮弹骇人地横扫过来。

  炮兵也好,督战队也罢,在这致命打击下慌乱不堪。

  要不是跑得快,很可能被“抗匪”来个反冲击,打到镇子布防圈了。

  果真像搜索队说的,连对手的影子都没瞧清,武运长久的“皇军”,就成残兵败将了。

  “我恨支那该死的山!”

  百思不得其解,一木清直居然恨上中国的山!

  他觉得,再怎么精锐的支那部队,也不可能强到如此地步。

  归根究底,都是崇山峻岭惹的祸。

  这种想法还算有点道理,却不是什么真理!

  特勤旅教导团佯装逃命之后,确实是倚仗祖国大山得以快调整。

  但以不满千数的兵力,围困数倍于己的日伪,还要承受不时从深山逃出日伪的夹击。

  凭借的不只是地利,而是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勇气概。

  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是指脑子短路了、心灵扭曲了,类同无脑嘴炮人士、浆果粉、茅坑文化人的残次品。

  不管是就读于平津两地哪所学校,也不论出身贫富。

  敢于怀着满腔热血,冲破重重阻碍来参加特勤旅的书生们,没有一个是孬种。

  因为组织上输送这些学子之前,明说了:此去九死一生,有牵挂、有困难的留下,另有同样光荣的任务,不急于赶着第一批死!

  尚未上阵,先言死,不难看出又是腹黑的怪脾气在作祟。

  这样其实很好啊,把那些浪漫的、投机的、跟风的,大半堵住了。

  一路上从平津过来,除了安全保障不错,走得难、住得差、吃的基本玉米面糠饼子。

  受不了的就留在平谷、昌平等地,找时机带回原地,安排些不太紧要的工作安抚自尊。

  于是真正到达特勤旅的,就算依旧有不少具备“卅二鸳鸯同命鸟,一对蝴蝶可怜虫”水平,但绝无那些鸟虫的病态心理!

  要是小鬼子一木清直知道,自己以为哪支精锐部队的,不过是些前不久还在课堂上读书的学生,会以为是在梦中。

  鬼子怎么想、怎么看无所谓,教导团学生兵自己信心十足就成了!

  打退小鬼子第一次大规模反扑,只动用了一个连兵力,外加机关炮远距离火力支援。

  那地平线间冒起的火龙是定向雷,以马口铁皮、融铸梯恩梯加排列规整的钢珠子构成。

  几十个学生兵窝在冰雪下的单兵坑内,面对上千蜂拥而至的日伪没有怯阵。

  等敌人炮火过去后,便将定向雷向敌面盖子打开,安放到迎敌方向的预留口前。

  放近到二三十米距离才一起摁下电闸引爆,效果自然是令日伪魂飞魄散。

  小鬼子溃退了,信心倍增的学生兵们没有掉以轻心。

  有条不紊地预设好定向雷,又钻出单兵坑布设地雷,随时准备下一轮打击。

  这些地雷的规制,可就差多了。

  既有木壳、陶瓷类,也有铁皮罐、纸筒子。

  相对一致的是火装置,全都采用类似火柴的火棒。

  不过不是被称为安全火柴的无磷类,而是那种随意在皮肤上划拉一下都能着火的。

  火材梗(火棒)的粗细、材质,根据需要决定,且涂上薄薄一层石蜡防潮。

  若非具备一定化学知识的学生兵,还真使唤不好这些家伙!

  比起“历史上”困守南苑拼冷兵器,学生团完全是两个样儿。
兵锋无形最新章节http://fahao.reyoo.net/bingfengwuxing/,欢迎收藏本书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新书推荐: 重返十九岁倾世皇妃农家新庄园重生山花烂漫复转军神超级饭店风雷破光芒神决宇宙农民重生之娱乐巨星